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范文

辽宁名胜古迹导游词

小编:huangzhu日期:2024-11-24 06:35:02浏览:39分类:公务范文

辽宁名胜古迹导游词(通用3篇)

辽宁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1

  虎谷峡风景旅游区位说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雅河乡和向阳乡的交界处,距县城26公里的雅河乡米仓沟和和平村。原名老虎洞沟、老虎哨,现在叫做虎谷峡。老虎哨在当时就被称为桓仁的十大美景之一。这也与当时的交通有关,当时的交通以航运为主,水上交通比现在的陆路交通重要,老虎哨因为风光优美,而且不浪急浪险,行船到此不加小心就会被老虎嘴吞没,所以人们记忆犹深。现在的老虎嘴已经被水位上升的回龙湖淹没,水流也不在那么急、险了。

  虎谷峡风景旅游区是由山、水、岛、湖和古迹组成的。山是长白山余脉老岭支脉的群山,水是鸭绿江支流的浑江、岛是卧虎岛,湖是回龙湖,古迹是将军墓。整个区域面积有几十平方公里。来虎谷峡游览不但可以游青山秀水、名胜古迹,还可以听一听民间飞禽走兽的传说,体会乡野风情。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景区的卧虎岛上吃饭住宿,休闲渡假,娱乐垂钓,举行各种会议。

  虎谷峡虽然比不了国家著名的名山大川,但她称得上一方名胜,可以说是辽东胜境她有四个景区,就是藏龙湾、卧虎岛、虎谷峡、将军墓,并有几十处景点。虎谷峡崖峭松奇,岛平水碧,传说神奇,古迹幽幽,是藏龙卧虎的宝地。

  藏龙湾

  藏龙湾这个地方俗名叫做燕子尾,当地人也叫燕尾,也有人把这个景区叫做群龙临江。藏龙湾的左岸一带看起来好像是山随着水势形成了环形,实际上是江水依偎山形而弯曲。这个地方虽然不过几里长,但是每个砬子、沟岔、山坡,老百姓都给起了名字,能叫上来名字的就有十几处,比如说冰湖沟、老头砬子、淌石流、十八道浒等等。这就是山区的特点,无论大大小小的地方都有个名字。藏龙湾中有数处景点和景观。比较出名的有:

  青龙悬瀑。在藏龙湾的上端。上有青龙泡,下悬挂一条洁白如练的瀑布。早年有人看到青龙泡上水柱冲天而起,据说那是青龙在显圣,飞天而去。悬挂的瀑布有人说是青龙看到虎谷峡一带风光优美,被老虎霸占了,眼馋得淌出了口水,便是我们眼前看到的瀑布。

  象鼻岩,这个地方原来叫做熊瞎卧子,也就是黑熊卧子。这里面现在黑熊是没有了,早年以前据说黑瞎子在这里吃过人。黑熊卧子里的山岩我们现在看起来像大象的鼻子,所以现在我们把它叫做象鼻岩。我们北方是没有大象的,但我们这里的山区,狼虫虎豹大大小小各种飞禽走兽是很多的,我们虎谷峡景区就是当年这些飞禽走兽经常出没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活跃分子在这里活动。你看为什么会有那个淌石流,据说是有一个狐狸精作祟害人,被天上的雷公用雷击死了,同时也把狐狸精居住的狐狸洞击碎了,才形成了淌石流。在我们上船一直到藏龙湾上下这一带水域上,往往会看到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游,在空中飞,有时会看到灰鹤在翩翩起舞,至于水中的鱼鳖虾蟹就更不用说了,有许许多多。虎谷峡一带是大自然的领地,也是动物世界,天上飞的,地面上走的,水里游的,形成了水陆空三支部队。

辽宁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2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中马村,被命名为“辽宁省五十大佳景”、“沈阳市xx大旅游景观”和“沈阳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的沈阳植物园,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观赏性与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1号,西距市内仅十公里。占地面积21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96公顷,水面6.5公顷,道路及建筑6.9公顷。园址境内山岗起伏、湖水荡漾、松杉苍翠、花团锦簇、叶舞藤飞、草坪如铺、亭台洁雅、飞瀑如练、五光十色,香飘满园,步移景异,美不胜收。园区汇集和展示东北、西北、华北和内蒙古等地各类植物1700余种,有些属于珍稀植物和濒危植物,是东北地区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更令人目不暇接、难于尽顾,特别是五十余座式样新奇、情趣各异的“游艺桥”,以及惊险刺激的“攀岩”尤其让人称奇叫绝,心驰神往……这里堪称是“植物王国”、“游艺桥天地”、旅游观光休闲渡假的佳境。园内设有火车站,双园路、沈抚公路(北线)各有公交车相通,往来交通十分便捷,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浏览胜地。另外,在园内湖泊水面上建有五十余座风格各异的铁索桥,已成为游人热衷的项目。独具特色的儿童乐园,惊险刺激的攀岩,更令青少年流边忘返。这些项目都获得了国家专利。-

  自然地理

  沈阳植物园地处市区东北部低山丘陵边缘。这些低山丘陵源于著名的长白山脉,是长白山吉林哈达岭的延续部分。这片逶迤起伏的山岭至沈阳、抚顺交界地区的观音阁,向西与棋盘山之间形成一条支脉,此脉又分出四个分支:一支由棋盘山向西,沿蒲河右岸而下;一支以辉山为主峰,向西南绵延于满堂乡和英达乡管界;一支向西南经满堂至福陵天柱山结为主峰;一支由观音阁向西南纵贯于高坎镇境内,直抵浑河北岸。植物园即处于后一条分支的末端,与福陵天柱山东西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7′52″至54″,北纬41°51′35″至37″。海拔最高为106米,最低为75米(市内海拔一般仅为45米),高低落差达31米。地势基本呈四周高、中间低。地形曲折多变:有起伏的丘陵、台地,有纵横交错的沟壑,有波光粼粼的湖泊,有宽敞平坦的开阔地。土壤为山地棕壤,偏酸性。植被属于北温带华北、内蒙、长白植物区系三者交汇的中间过渡性地带,具有多种植物栽培和引种驯化的优越条件。南靠沈抚公路(北线),西靠双园路。-

  历史沿革

  俗语说“无古不成今”。沈阳植物园地区亦有许多历史人文史迹可寻。据历史资料记载,沈阳植物园周围的“旧站”、“高坎”、“上马”(史称“上马家湾子”)、“中马”(中马家湾子)、“下马”(下马家湾子)、“烟台”(史称“烟台尼鲁”)、“七间房”、“中水泉”等都是清初已有的古老村落。其中,旧站、高坎、七间房、烟台从前曾有“祥云寺”、“龙泉寺”、“青云寺”和“关帝庙”等古刹(今俱不存)。而旧站的年代要比其它村寨的年分还要早出多年。沈阳植物园南门之前的大道—沈抚公路(北线)还是一条千年古道,清代称其“大御路”,当年,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及道光皇帝等多次途径此路,往返于盛京(沈阳)、兴京(新宾)祭祀祖陵。谒陵队伍往返时要在烟台村设立“尖营”,以供皇帝进食“午膳”。届时,盛京五品以上-要在烟台村聚集,跪迎皇帝入都,贯穿园内的沈抚铁路原名“奉海铁路”,是1925年由东北人民自力更生所建。此前,东北地区铁路都是帝国主义列强所修。奉海铁路是东北近百年史的重要历史遗迹,是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1958年毛泽东主席去抚顺途中至旧站(高坎公社所在地)视察。翌年在此筹建植物园。两者可谓历史巧合。- 沈阳植物园建园四十多年来,经历届领导和干部、职工辛勤开拓建设,特别是近十几年的深化改革和开放,已将其建设成为一座规划合理、布局得体、造园讲究、内涵丰富、园容整洁、服务优良,深受广大游人喜爱的新型植物园。沈阳植物园整体布局以沈抚铁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南半部为植物专类园、翠湖与攀岩游览区、静潭与菱角沟游艺桥区、科普园区、星星乐园等主要游览园区;北半部有蒸汽机车陈列馆、宾馆及植物种植区。 沈阳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10月,由时任沈阳市委-的焦若愚同志指示筹建。植物园在创建之初隶属于沈阳市城市建设局,1962年由沈阳市园林处接管;期间被撤消建制并入“东辉林场”;1973年恢复建制;1981年沈阳市园林处与沈阳市绿化处机构分设,植物园划入绿化处;1988年改属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1994年重新归属沈阳市城建局,成为局直属事业单位。199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辽宁名胜古迹导游词 篇3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中马村,被命名为“辽宁省五十大佳景”、“沈阳市xx大旅游景观”和“沈阳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的沈阳植物园,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观赏性与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

  沈阳植物园,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301号,西距市内仅十公里。占地面积21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96公顷,水面6.5公顷,道路及建筑6.9公顷。园址境内山岗起伏、湖水荡漾、松杉苍翠、花团锦簇、叶舞藤飞、草坪如铺、亭台洁雅、飞瀑如练、五光十色,香飘满园,步移景异,美不胜收。园区汇集和展示东北、西北、华北和内蒙古等地各类植物1700余种,有些属于珍稀植物和濒危植物,是东北地区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更令人目不暇接、难于尽顾,特别是五十余座式样新奇、情趣各异的“游艺桥”,以及惊险刺激的“攀岩”尤其让人称奇叫绝,心驰神往……这里堪称是“植物王国”、“游艺桥天地”、旅游观光休闲渡假的佳境。园内设有火车站,双园路、沈抚公路(北线)各有公交车相通,往来交通十分便捷,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浏览胜地。另外,在园内湖泊水面上建有五十余座风格各异的铁索桥,已成为游人热衷的项目。独具特色的儿童乐园,惊险刺激的攀岩,更令青少年流边忘返。这些项目都获得了国家专利。-

  自然地理

  沈阳植物园地处市区东北部低山丘陵边缘。这些低山丘陵源于著名的长白山脉,是长白山吉林哈达岭的延续部分。这片逶迤起伏的山岭至沈阳、抚顺交界地区的观音阁,向西与棋盘山之间形成一条支脉,此脉又分出四个分支:一支由棋盘山向西,沿蒲河右岸而下;一支以辉山为主峰,向西南绵延于满堂乡和英达乡管界;一支向西南经满堂至福陵天柱山结为主峰;一支由观音阁向西南纵贯于高坎镇境内,直抵浑河北岸。植物园即处于后一条分支的末端,与福陵天柱山东西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7′52″至54″,北纬41°51′35″至37″。海拔最高为106米,最低为75米(市内海拔一般仅为45米),高低落差达31米。地势基本呈四周高、中间低。地形曲折多变:有起伏的丘陵、台地,有纵横交错的沟壑,有波光粼粼的湖泊,有宽敞平坦的开阔地。土壤为山地棕壤,偏酸性。植被属于北温带华北、内蒙、长白植物区系三者交汇的中间过渡性地带,具有多种植物栽培和引种驯化的优越条件。南靠沈抚公路(北线),西靠双园路。-

  历史沿革

  俗语说“无古不成今”。沈阳植物园地区亦有许多历史人文史迹可寻。据历史资料记载,沈阳植物园周围的“旧站”、“高坎”、“上马”(史称“上马家湾子”)、“中马”(中马家湾子)、“下马”(下马家湾子)、“烟台”(史称“烟台尼鲁”)、“七间房”、“中水泉”等都是清初已有的古老村落。其中,旧站、高坎、七间房、烟台从前曾有“祥云寺”、“龙泉寺”、“青云寺”和“关帝庙”等古刹(今俱不存)。而旧站的年代要比其它村寨的年分还要早出多年。沈阳植物园南门之前的大道—沈抚公路(北线)还是一条千年古道,清代称其“大御路”,当年,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及道光皇帝等多次途径此路,往返于盛京(沈阳)、兴京(新宾)祭祀祖陵。谒陵队伍往返时要在烟台村设立“尖营”,以供皇帝进食“午膳”。届时,盛京五品以上-要在烟台村聚集,跪迎皇帝入都,贯穿园内的沈抚铁路原名“奉海铁路”,是由东北人民自力更生所建。此前,东北地区铁路都是帝国主义列强所修。奉海铁路是东北近百年史的重要历史遗迹,是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教材;1958年毛泽东主席去抚顺途中至旧站(高坎公社所在地)视察。翌年在此筹建植物园。两者可谓历史巧合。- 沈阳植物园建园四十多年来,经历届领导和干部、职工辛勤开拓建设,特别是近十几年的深化改革和开放,已将其建设成为一座规划合理、布局得体、造园讲究、内涵丰富、园容整洁、服务优良,深受广大游人喜爱的新型植物园。沈阳植物园整体布局以沈抚铁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南半部为植物专类园、翠湖与攀岩游览区、静潭与菱角沟游艺桥区、科普园区、星星乐园等主要游览园区;北半部有蒸汽机车陈列馆、宾馆及植物种植区。 沈阳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10月,由时任沈阳市委-的焦若愚同志指示筹建。植物园在创建之初隶属于沈阳市城市建设局,1962年由沈阳市园林处接管;“文革”期间被撤消建制并入“东辉林场”;1973年恢复建制;1981年沈阳市园林处与沈阳市绿化处机构分设,植物园划入绿化处;1988年改属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1994年重新归属沈阳市城建局,成为局直属事业单位。199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