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范文

《圆的周长》评课稿

小编:guoguo日期:2024-10-26 02:36:29浏览:4分类:公务范文

《圆的周长》评课稿(精选4篇)

《圆的周长》评课稿 篇1

  在秦xx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当中,老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等新课程理念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体验,具体总结有如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建立了圆的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师通过开课时让学生复习周长的意义,并指出封闭图形的周长,摸一摸圆的周长,书空圆的周长,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直观地建立了圆的周长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2、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交流有时效,合作操作有分工,有要求,有效率。

  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周长后,教师让学生先思考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再让学生交流自己想出来的测量方法,学生汇报了线绕法、滚动法量圆的周长,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圆形物品,在合作操作的过程当中,分工明确,有记录员,计算员,操作员,汇报员,合作学习的效果好,教师走入学生当中进行必要的巡视和辅导。

  3、自主探索,建立模型,学生亲自经历了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猜测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观察这些圆,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学生在进行了猜测后进行推导,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圆,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直径,并把数据填入书中表格中。学生观察数据,通过计算对比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突破了本节的难点。教师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再介绍π的读写法,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然后再让学生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公式的推导直观,简单明了。再引导学生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推导圆周长公式C=πd、C=2πr,通过思考、探索、分析、发现并总结规律,使学生学会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练习设计有针对性。

  在这一程序上教师主要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开放练习及解决课始问题等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促进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不足之处:

  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提问还缺乏艺术性。

《圆的周长》评课稿 篇2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知识,引入圆的周长。余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请学生说说他们的测量方法,并演示。有:滚动法,绕线法。余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不过建议学生上台来演示效果会更好。接着学生分组动手测量手中圆的周长(用上述的方法),这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及合作能力。

  周长直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c d

  33cm 10cm 3.30

  48cm 15cm 3.20

  26cm 8cm 3.25

  31cm 10cm 3.10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印象更深刻。然后再引导学生从公式中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2πd

  余老师的练习设计有新意,针对性强。课堂有老师的指导,学生的练,师生的互动体现较充分。不过创设问题情境可更好些。这节课余老师能理顺知识脉络,很好的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充分的了解本班学生的原有知识,抓好课堂知识的落实,做好口头说理和笔练相结合。不过对于余老师的这节课也有两点建议:1.设计有深层次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多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圆的周长》评课稿 篇3

  12月6日上午,与本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度过了这难忘的一节课。 这是一节数学课,学习的内容是《圆的周长》,执教老师韦艳宁。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圆周长公式,并加以应用。韦老师的课在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引入环节生动有趣

  这节课从龟兔赛跑引入(乌龟跑正方形跑道,兔子跑圆形跑道),师生仿佛在赛场上,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圆的周长。从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入手,学生觉得亲切;谁跑得远——这个问题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个设计可谓“一箭双雕”。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本节课韦老师设计让学生测量圆周这一实验,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多种测量方法,能正确的将圆周转化为易测量的线段长,学生在转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会测量之后,韦老师出示了测实圆的圆周,然后与半径进行比较,从而顺利的引入圆周率已经圆的周长公式,成功的突破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我注意到很多学生操作的方法都是一致的,原因是韦老师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讲得比较细,不经意中就将操作方法定位了,我觉得在操作这方面,教师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智慧,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很有作用。

  三、练习设计有层次性

  在练习环节,韦老师设计了2个层次的联系。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练习,在学完圆的周长公式之后,韦老师出示了2个圆,一个圆的半径已知,一个圆的直径已知。通过这道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加强对圆的周长公式的认识与应用,初步巩固圆的周长公式。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是应用练习,韦老师设计了选择和判断, 这样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将知识现学现用,在练习中让学生体会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首尾呼应有头有尾

  在学生理解、掌握了圆的周长后,韦老师又回到龟兔赛跑图上,让学生用刚刚学的知识算一算,龟和兔谁跑得长。引导学生回到原来未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米乌龟跑得长,再一次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强大作用。

《圆的周长》评课稿 篇4

  一、优点

  本节课,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迁移到圆的周长的理解,并通过学生动手测量、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身经历探寻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规律的过程,从而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探寻周长公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这是一节平面图形的计算课,其中有公式的推导,也有结论的

  应用,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圆的周长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分组

  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在小组探究中教师的要求说的明确而简要,对学生的操作,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3、关注学生,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展开出来的强项智能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可以带动和唤醒其他智能相应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我的认识水平,整堂课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给予启示和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不足之处

  本节课教学中,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教学中引导、点拨时语言不够精炼,课上对学生的回答未能全面给予适当的回馈,圆的周长的概念教学不扎实,在今后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